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颁奖 周少奇成贵州第三位获奖人
- 作者:张凌 王一先
- 编辑:张婷
- 来源:极速幸运快三-好运时时彩官方网
- 发布时间:2019-11-19 14:39:21
- 作者:张凌 王一先
- 编辑:张婷
- 来源:极速幸运快三-好运时时彩官方网
- 发布时间:2019-11-19 14:39:21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张凌 通讯员 王一先
11月18日,何梁何利科学基金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贵州科学院副院长周少奇教授,荣获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成为继涂光炽院士、宋宝安院士之后,贵州省荣获该奖项的第三人。
本届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奖共有56人获奖,其中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人、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5人、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人。自1994年首次设立开始评审以来,包括钱学森、袁隆平、孙家栋等1300多名杰出科学家获奖,其中超过80%的获奖者为两院院士。
据了解,何梁何利基金是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本着爱祖国、爱科学、爱人才的高尚情操,共同出资设立的科技奖励基金,专门奖励为中国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关于周少奇——
2002年,周少奇由中组部选派到原贵州省环境保护局挂职任局长助理;2013年,由贵州省委组织部“成龙配套”引进,到贵州科学院担任副院长。
他是我国发酵工程学科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后,是国内最早开展生物技术与环境工程交叉研究与应用的学者之一,以生物脱氮技术作为研究重点和突破口。
多年来,他针对贵州及我国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现状,开展环境污染治理重大科技攻关,在环保科技引进创新、工程推广应用工作,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在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创新研究与工程应用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在环境污染治理原创理论研究方面,他引入函数分析法,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生化反应“电子流守恒原理”和电子计量学方法。从生化反应的电子层次,解决生化反应的物质守恒与能量守恒问题,为生化反应热力学、生化反应动力学研究开辟新途径,解决国际上生物脱氮研究领域120余年来无法逾越的难题。
其中,他研究的“反硝化COD/N比与微生物生长的理论计量模型”,比国际上该领域权威专家总结获得的唯一经验模型,精度提高30%以上。为整个环境工程领域环境污染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控制与生物脱氮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另外,他还提出微生物脱氮除磷过程碳氮磷三要素电子计量方程与计量模型,更新环境工程污水生物领域的有关基础知识,攻克行业依据经验计量模型设计和管理污水生物脱氮过程引起较大误差,及过程控制失真的技术难题。
通过突破去除磷的认识,以及大量创新研究,他开发一系列新的工艺和实用技术,为城市污水同步脱氮除磷工程技改优化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创新技术。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原创理论和有关新技术,通过产学研合作,已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工程。
近年来,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他带领团队围绕我国贵州、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农村污水处理开展了大量创新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和进展,建设一批示范工程。
通过在工作中不断专研和实践,周少奇成长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贵州省首批“百人领军人才”、贵州省核心专家。
2013年、2017年、2019年,他3次代表贵州省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银奖1项、优秀奖2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6项,申请专利117件。(责任编辑:徐微微)
-
贵州日报70岁生日,他们送来了特殊“礼物”
以“不忘初心70载感恩奋进新时代”. 天眼新闻战队将履行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深入我省贫困地区,用笔和镜头全程书写、聚焦脱贫攻坚全过程,记录和展示我省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生动实践,为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广大干部和群众鼓与呼,凝聚脱贫起脱贫攻坚强大正能量。
极速幸运快三-好运时时彩官方网 2019-12-10 23:49:12 -
【贵州日报创刊70年微纪录片】一纸风行七十载
《贵州日报》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传播党的好声音,为贵州大地上的一切进步鼓与呼,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风云变幻的记录者、见证者和推动者。
极速幸运快三-好运时时彩官方网 2019-12-10 18:43:17